首页
关于展会
基本信息
展示范围
展馆布局
展商名录
往届回顾
观众评语
展后报告
同期论坛
特色展区
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展区
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展区
工业装配与智能传输展区
激光工程展区
汽车测试技术与实验设备展区
汽车材料及轻量化展区
汽车模具、刀具、3D打印展区
零部件及加工设备展区
内外饰及加工设备展区
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电子展区
工业清洗及部件清洁技术设备展区
汽车紧固件及拧紧技术设备展区
汽车线束及连接器工业展区
汽车科技专题展区
展商中心
为何参加
参展流程
参展申请
展商登录
参展服务
参展收费
买家邀请
签证邀请
商务配对
展后报告
赞助方案
观众中心
观众预登记
TAP钻石贵宾
VIP组团参观
展馆交通
旅游交通
周边服务
新闻动态
展会新闻
行业新闻
合作媒体
亮点推荐
下载中心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导航
首页
关于展会
基本信息
展示范围
展馆布局
展商名录
往届回顾
观众评语
展后报告
同期论坛
展商中心
为何参加
参展流程
参展申请
展商登录
参展服务
参展收费
买家邀请
签证邀请
商务配对
展后报告
赞助方案
观众中心
观众预登记
TAP钻石贵宾
VIP组团参观
展馆交通
旅游交通
周边服务
特色展区
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展区
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展区
工业装配与智能传输展区
激光工程展区
汽车测试技术与实验设备展区
汽车材料及轻量化展区
汽车模具、刀具、3D打印展区
零部件及加工设备展区
内外饰及加工设备展区
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电子展区
工业清洗及部件清洁技术设备展区
汽车紧固件及拧紧技术设备展区
汽车线束及连接器工业展区
汽车科技专题展区
新闻动态
展会新闻
行业新闻
合作媒体
亮点推荐
下载中心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行业新闻
工业机器人正在持续快速发展
浏览:次 发布日期: 2017-11-15
【摘要】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迅速,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国家战略的积极推及下游自动化需求的不断释放,我们认为工业机器人有望持续快速发展。
编者按: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已趋于完备,伴随国家一系列工业机器人产业政策的推进实施,国产替代存在巨大的想象空间。
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迅速,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国家战略的积极推及下游自动化需求的不断释放,我们认为工业机器人有望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已趋于完备,伴随国家一系列工业机器人产业政策的推进实施,国产替代存在巨大的想象空间。
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保持强劲增长
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持续增长,已连续三年保持全球第一,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2016年全球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约29万台,同比增长14%,其中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9万台,同比增长31%,占全球比重提升至接近30%。
尽管我国在工业机器人销量已居全球领先地位,但人均工业机器人数量距离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2015年我国人均机器人保有量为49台/万人,而世界平均水平高达69台/万人,和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德国、韩国、日本等国相比,则差距更为显著。2015年上述三国人均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分别为301台/万人、305台/万人和531台/万人,分别是中国的6.14倍、6.22倍和10.83倍。
但随着国家一系列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促进政策的颁布及落实,我国国产工业机器人正逐步增强竞争力,我国国产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迅速。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统计数据,2013-2015年我国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129.17%,自主品牌正逐渐打开国内市场。
三大因素助推工业机器人市场持续增长
从产业发展驱动力来看,根据光大证券的研究,推动我国工业机器人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国家战略的积极推进、下游自动化需求的日益旺盛。
人口红利方面,我国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下降至72.5%,其中制造业就业人数趋势性下降,30 岁以下青壮年农民工占比从最高46%下跌至32.9%。与此同时,人力成本不断上升,而工业机器人生产成本在不断下降。
国家战略方面,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选择十大优势和战略产业作为突破点,其中工业机器人作为连接"智能制造"与工业应用的重要基础和实践平台,国家已不断推出各种政策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市场需求方面,目前除了汽车行业自动化率较高,其他行业自动化设备渗透率依然较低。我国3C 设备行业的市场空间预计超过3500亿,自动化率仅为15%-25%。其他传统行业,如纺织服装、食品包装等对于自动化的需求越来越大,一些传统的制造业也在积极进行产业升级,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从产业链角度看投资机会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工业机器人主要由上游核心零部件制造、中游本体生产及下游集成应用构成。其中,控制器、伺服电机及精密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上游产业链的核心。目前国内厂商除减速器需要外购,大部分零部件已实现自给自足。
上一篇:
机械:国产IC设备迎来快速发展 工业机器人产销两旺
下一篇:
成都打造智能汽车车联网研发高地
返回列表
首页
|
关于展会
|
展商中心
|
观众中心
|
特色展区
|
新闻动态
|
下载中心
|
联系我们
010-86202088
李书彬 131 4687 5757
第十二届北京汽车制造业博览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