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技术【2024北京汽车制造博览会官网】
 
 
 
行业新闻

5月汽车销量大幅反弹!从汽车制造业的全面重启看中国产业链优势与韧性

浏览:次    发布日期: 2022-06-09

 据中汽协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根据重点企业上报的周报数据推算,2022年5月,汽车行业销量预计完成176.65万辆,环比增长49.59%,同比下降17.06%;2022年1-5月,销量预计完成945.73万辆,同比下降13.11%。

  在国内多地疫情反弹、部分汽车整车及供应链配套工厂停产,芯片、钢材、铝材、电池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升生产成本,以及经济下行期消费需求呈现收缩态势之际,多数汽车企业5月份的销量实现环比大涨,不仅释放出市场的回暖迹象,同时展现出我国产业链独特的优势与韧性。

  01

  多重“红包”刺激,车市复苏加快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

  尤其4月以来,国内疫情多发,汽车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经历严峻考验,稳增长任务十分艰巨。在相关部门大力协调下,各地区、各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加速复工复产、提振市场信心的措施。据工信部统计,5月1日至26日,15家重点汽车企业集团累计生产113.6万辆,较上月同期增长51.3%。

  与此同时,针对消费端的利好消息不断。

  5月24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其中明确表示要通过增加购车指标、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对皮卡车精细化管理、部分车型减征购置税、优化新能源车充电桩投建等措施,“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5月31日发布公告,为促进汽车消费,支持汽车产业发展,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有业内人士指出,与2009年、2015年的减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相比,此次政策的实施范围更广、受益面更大,重点鼓励大众消费。

  02

  稳经济、促消费,汽车行业影响甚广

  汽车消费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高,增长空间大,带动效应强,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关键领域。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3.07亿辆,居全球首位,汽车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10%。

  进入2022年,受到全球疫情影响,世界汽车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前五个月总体销量有所下降,但中国销量春节前后回升较强,在中高端车重要市场的上海3月销量下跌、4月趋近于0的情况下,1-4月中国占世界汽车份额仍达到31%。芯片、原材料价格等负面因子对中国车市的影响并不明显,缺货后的及时补货拉动中国车市在全球范围内表现亮眼。预计迈入6月份,因疫情受到抑制的购车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市场需求会继续提升。

  据机构测算,汽车制造业每增值1元,可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增值2.64元,对宏观经济大盘的稳定作用不可或缺。而按照此前乘联会的估计,政策有望对汽车零售额拉动13个百分点,将正向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约1.3个百分点;预计2022年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速较政策刺激前提升10个百分点,对整体工业增加值增速正向拉动约0.3个百分点。

  03

  亮眼表现中的产业链优势和禀赋

  此轮疫情对汽车生产的影响普遍超出市场预期。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4月份,乘用车生产96.9万辆,同比下降41.1%,环比下降46.8%,压力巨大。上一次乘用车月产量不足百万是2020年的2月和3月,分别为20.8万辆和97.5万辆。

  作为中国汽车重镇,上海占据着全国汽车10%以上的产量,也是全国汽车供应链最为完善的城市。4月16日,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其中公布了第一批666家白名单企业,上汽乘用车、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特斯拉等整车企业,采埃孚、安波福、法雷奥等重要供应链企业均在白名单之列,汽车相关企业占比最高。

  体制优势推动整车企业复苏之时,亦直接加速了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复工复产。某家专注于燃料电池技术研发的公司第一时间启动闭环生产,随后逐步走向全面复工复产。该公司负责人表示,疫情封控以来,公司多措并举保障运营,并利用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协调在上海、常熟、佛山、温哥华等多地的研发和生产力量高效联动,保障了各项业务有序开展。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产业全面复苏和订单强劲反弹,整车厂将顺势调整供应链管理方式,给予优质供应商更大程度的支持,推动供应链上下游共同协作,从而提升整体安全性与适应性。

  另外,“加强供应链本土化”也在部分车企内部形成共识。本地化不一定是抛弃原有供应商,将优质供应商引入本地也是重要选项,这将有助于国内供应商业务版图的拓展,并有机会占据更多高技术含量零部件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