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技术【2024北京汽车制造博览会官网】
 
 
 
展会新闻

华为汽车产业深度解读:高壁垒、广生态、强联合

浏览:次    发布日期: 2023-11-29

行业趋势: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催生传统车企智能网联需求 

1.1电气化渗透率达到30%以上

国内乘用车市场在过去的15年里,经历了总量的高速增长,逐步进入稳定阶段,新能源渗透率在18年后快速爬升。我国乘用车市场,在2008年后得益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快速向三四线城市及乡镇下沉,千人保有量快速增加,催生了持续多年的销量高速增长阶段。2018年之后,新能源车渗透率开始快速爬升,目前整体的新能源渗透率已经接近一半。2023年1-8月份乘用车上险量数据新能源渗透率达到32.86%(新能源口径为纯电、增程、插电混动)。

图片

低端车型新能源渗透率较高,高端车市场尚有较大提升空间。2023年1-8月上险量数据显示,新能源车型在10万以下价格带占比最高,8月份已经突破50%;10-30万中端市场中,新能源渗透率趋于稳定,在30-40%之间;豪华车市场中,30-40万的价格带中新能源渗透率显著的月度提升,50万以上的高端车市场,新能源依然有较大渗透空间。

1.2智能化渗透率加速

随着新能源车占有率的提升,智能化配置进入加速渗透的阶段,尤其是智能驾驶相关配置。智驾配置渗透率在最近两年开始加速提升,例如代表高阶智驾感知层的毫米波雷达、决策层的智驾软件OTA,经历了2021年的从0到1阶段,截止到2023年上半年,渗透率达到20%、16.5%。

2023年新发布的热门中高端车型中,智能化配置的竞争更显白热化。23年新款的30万以上的新势力车型中,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配置竞争激烈。智驾芯片上,华为智选问界系列搭载了华为MDC610系统,HI模式的极狐和阿维塔搭载的是更高一级别的华为MDC810,MDC系列用的是华为昇腾系列芯片;上汽旗下智己LS6、小鹏G6、蔚来ES8选用的都是英伟达Orin系列,搭载芯片数1/2/4颗。传感器方面,几个热门车型都搭载了毫米波雷达,除理想外,也都搭载了激光雷达,甚至多激光雷达组合。智能座舱方面,车联网成标配,多车型开始标配HUD。

1.3时代之下对车企的需求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阶段中畅销车型的变化,反映出消费者用车需求的变化。

2008-2018:C端乘用车普及阶段,自主品牌的销量头部车型是以五菱为代表的微面,合资热销车型以大众、日系的A级轿车居多;2022年,新能源渗透率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已有三款纯电或插混车型进入年度销量前十,前十的车型也一改微面+家轿的组合,四款是城市SUV。车型轴距级别方面,08年乘用车下沉之初,日系B级代表雅阁、凯美瑞尚在前十;市场加速下沉的阶段,前十销量里已经不再有B级或20万以上的车型;而到了2022年,改善型换购需求显露出来,中高端的ModelY、凯美瑞、雅阁又进入了前十销量。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及技术迭代,时代对车企需求的不断叠加。

合资车时代:优秀的传统车企需要有优秀的制造工艺、品控、成本、三大件等,代表企业如广汽、上汽、长安等,和海外大厂合资,打磨出制造工艺和管理经验,或是长城等,凭借扎实的质量、可控的成本打造出高性价比高销量车型。

电动化进程中:较早押注新能源并成功走出自己的技术路径的比亚迪、特斯拉站上了风口。智能化渗透阶段:智能化研发需要人员、资金、资源的高投入,研发周期长、迭代速度快,华为作为ICT巨头有领先优势,车企中,特斯拉资源与技术兼备,小鹏高成本投入智驾算法多年。

未来终端的网联化:目前车企和入局汽车行业科技巨头中,华为和小米在硬件终端的布局广,软件上分别拥有自研鸿蒙OS系统和澎湃OS系统,在未来物联网的场景应用中,有能力构建旗下产品的生态体系。

当前智能化渗透阶段中,科技巨头的入场将推动下一阶段的终端生态网联化,以蔚来为代表的车企也开始布局终端生态。智能化被视为电动化的下半场,而网联化则可能是智能化的下半场。新势力的代表——蔚来在2023年推出手机产品,已经开始应对下一阶段竞争。

面对智能网联的市场需求,以及智能网联所需的高成本投入和高研发周期,华为赋能传统车企的商业模式,高效地将传统车企在制造、工控上的经验和华为智能网联的技术、资源相结合。

 华为优势:科技禀赋和行业需求的精准匹配 

2.1华为消费电子经验,为汽车产品定义打下基础,为汽车互联提供生态硬件支持

华为有着20年的消费电子产品设计与营销经验,历经考验成为世界手机行业巨头,消费者业务已然成熟。华为在手机领域展现出的产品定义能力,在乘用车领域也可以得到复用。华为目前手机四大产品线定位清晰,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和使用场景,占据着不同价格带。MateX系列作为机皇产品,满足高端用户的商务需求;P系列、Mate系列两大高端产品,代表了时尚和商务两种风格,这也是华为手机业务的主战场;NOVA系列价格更为亲民,满足年轻用户,是高性价之选。华为手机领域的产品定位模式,在乘用车行业中也有草蛇灰线,传统燃油车在各个定位中都不乏标杆车型。华为进入新能源车市场后,过往的终端2C产品定义能力,可以帮助华为及合作方合理优化产品战略。

华为消费者业务以鸿蒙系统为核心,打造“1+8+N”终端生态,汽车与其他终端可以有机结合。华为的“1+8+N”生态体系,以“1”手机业务为中心,打造了汽车、平板、PC、VR、可穿戴设备、智慧屏、智慧音频、智慧音箱八大品类,并扩展至“N”泛IoT设备。生态化布局,为华为汽车在网联化时代提供先发优势。

华为线下渠道海内外覆盖广,销售网络覆盖国内各级城市。华为的销售网络,包括位于一线/新一线城市CBD的旗舰店、200多家华为直营的智能生活馆、5500多家位于各级城市商超的华为授权店。华为手机保有量大,线上渠道月活高,华为商城已上线友商手机应用商店。华为线上商城可以为汽车销售进行引流,华为手机市场保有量巨大,华为商城月活量大。23年三季度,华为、小米达成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华为商城app上线小米的应用商店,线上销售渠道进一步打开。

2.2华为科技资源储备深厚,大模型、云计算平台助力智能驾驶,鸿蒙助力智能座舱和终端交互

作为传统ICT头部厂商,华为在长期2B业务中积累技术优势,通信、云计算、大模型等技术储备充分赋能智能网联汽车。华为在多年的运营商、企业/政府服务业务中,积淀了全球领先的技术、资源和产业关系,可以为汽车业务提供强大助力,如车载通信/定位服务、智驾算法训练、自研芯片、智能交通、车路协同等。图片 

研发资源雄厚,华为在车BU领域研发投入领先。参考21年的数据,华为整体的研发费用高达1427亿元,仅在车BU部门的研发费用依然达到了73亿元,以高投入参与智驾研发的小鹏研发费用41亿,而以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域控为主打产品的智能化零部件代表企业德赛西威的当年研发费用不足10亿。同样,研发人员数量上,华为车BU部门也超过了新势力车企和德赛西威。

华为自研的软硬件产品全栈助力汽车智能化。华为自研的软硬件产品,前端包含了智驾芯片、智能座舱芯片、传感器、网联设备等智能化零部件;终端包含了车机、智慧屏等车载设备和手机、平板等交互设备;大模型和云计算平台用于智驾算法的训练;鸿蒙系统用于智能座舱系统以及车机与其他终端的交互。

2.3华为赋能车企,与制造端合作伙伴共赢

在市场对智能化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华为作为科技巨头坚持“不造车”战略,秉承赋能车企的理念,不断扩充合作伙伴,结合自身科技禀赋和传统车企的制造端能力,实现共赢。

2013年,华为开始涉足汽车业务,将通信技术应用于汽车领域;2015年起,开始和国内外厂商合作研发车联网、汽车通信;2019年,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正式成立,华为化身智能汽车增量供应商;2020年发布以智驾MDC、鸿蒙智能座舱系统为代表的零部件产品,并推出HuaweiInside商业模式;22年,智选模式车型AITO问界M5/M7发布;23年,华为在三电领域亦有新突破,发布了新一代超融合动力平台和新一代全液冷超充方案。

华为智能汽车业务架构调整,余承东兼任车BU董事长,靳玉志担任车BU新任CEO。2023年9月华为智能车相关业务进行新的组织调整,余承东升至车BU董事长,仍同时兼任终端BGCEO,靳玉志担任车BU新CEO,靳玉志仍兼任华为光产品线总裁。靳玉志分管光产品线,主营为光纤业务,也有智能车载光业务产品如ARHUD、智能车灯等。

华为优秀的管理能力和战略思维可以赋能传统车企。华为可以为核心的智选合作伙伴提供企业战略、管理咨询、供应链管理的指导,在深度合作的车企当地有数百位华为员工长期驻扎办公。

 核心壁垒:智能化,“遥遥领先”当之无愧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增量部件,协助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升级,提供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能车云、智能电动等产品和解决方案。

其架构为:1个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CCA+VehicleStack构建数字系统和七大解决方案: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车控、智能车载光、智能车云服务。

为推出汽车计算与通信架构CCA,满足汽车智能化升级需求。基于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和共享化,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算力束缚、通信效率缺陷和线束成本黑洞等痛点,已不能满足汽车“新四化”的发展需求。因此华为提出了汽车计算与通信架构CCA,应用分布式网络+域控制器的新型架构替换总线网络+分布式功能单元的传统架构,实现了软件可升级、硬件可更换、传感器可扩展。

3.1智能驾驶

华为专为智能驾驶而打造的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平台定位为智能驾驶的计算平台,包含标准化的系列硬件产品、智能驾驶操作系统AOS、VOS及MDCCore、配套工具链及车路云协同服务,支持组件服务化、接口标准化、开发工具化,满足车规级安全要求。华为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适用于乘用车(如拥堵跟车、高速巡航、自动代客泊车、RoboTaxi)、商用车(如港口货运、干线物流)与作业车(如矿卡、清洁车、无人配送)等多种应用场景。

华为MDC平台安全可靠,功能强大。华为发布的MDC810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其算力高达400+TOPS,支持RobtaxiL4-L5自动驾驶。根据2021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生态论坛可知,已有70多家合作企业加入MDC生态圈,联合推进乘用车等。MDC平台硬件集成具有CPU与AI计算能力的强大SoC芯片;提供完善的开发工具链,运行着智能驾驶操作系统AOS、VOS及MDCCore。MDC平台具有云端训练与仿真服务、V2X车路协同服务、OTA升级服务与远程告警与诊断服务。同时,华为MDC平台从信息安全、功能安全与车规及流程管理三大维度,建立安全防护体系,保护用户隐私数据安全,保障驾驶过程安全可靠。

自动驾驶感知层面,华为传感器融合生态包括具备车规级量产能力的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

图片

华为4D成像雷达性能强大。华为4D成像雷达分辨率高,采用12个发射通道,24接受通道;华为4D成像雷达通过天线的摆置关系和信号处理的优化,可以实现角度的无模糊,水平视场从90°提升到120°,垂直视场从18°提升到30°,纵向探测距离从200米提升到300米以上;华为4D成像雷达的无模糊高性能带来了出色且稳定的4D点云。成像雷达的4D点云,包括速度、距离、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相比激光雷达点云多了一个速度维度,可以有更多的维度对目标物体进行诠释。

华为96线激光雷达性能综合表现良好。华为96线激光雷达产品波长1550nm光源,视场为120°(水平)×25°(垂直),角分别率为0.25°(水平)×0.26°(垂直),测量量程可达150m。目前已成为极狐阿尔法SHI版,阿维塔11,哪吒S等车型的激光雷达供应商。

3.2智能座舱

华为打造车云协同的智能驾驶平台。智能座舱旨在集成多种IT和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全新的车内一体化数字平台,为驾驶员提供智能体验,促进行车安全。智能座舱是智能网联汽车核心价值载体之一,成为各大汽车厂商进行差异化竞争的核心领域。2023年11月9日,华为智选车业务首款轿车——智界S7开启预售,该车是首款搭载鸿蒙智能座舱4.0的车型。

在车载领域,华为也推出备受关注的麒麟9610A芯片,该芯片在高性能、低功耗方面表现出众,计算性能可达20万DMIPS。它不仅能提升车载系统的速度和稳定性,还能延长电池寿命,为汽车提供更长时间的使用。麒麟9610A芯片还支持自动驾驶功能,能够实时处理大量传感器数据,并做出准确的决策,为驾驶者提供安全可靠的驾驶体验。此外,该芯片还在智能导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能够精确分析道路状况,包括交通堵塞和事故,并为驾驶员提供最佳的导航路线。它还可以根据实时情况快速调整导航策略,确保驾驶者安全高效地到达目的地。

HarmonyOS智能座舱车机系统持续进化。华为在2019年发布HiCar,实现手机与车机的深度互联;2021年HarmonyOS正式上车;2023年在HarmonyOS4.0加持下,智能座舱不断升级。

鸿蒙4.0车机系统功能颇多、技术强大。鸿蒙4.0通过六音区声源定位,多人多屏多音区并发控制、舱内眼球位置追踪及眼部状态识别、多屏多通道双向流转、多屏跨设备投屏等五大亮点功能,鸿蒙4.0车机系统提高了车辆娱乐性和舒适度,从单人单设备体验,演进到多人多设备协同体验。

智能座舱的体验构建在以芯片算力为基础,以座舱OS为核心承载的软硬件能力中。华为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包括软件平台、生态平台以及硬件平台。软件平台方面,华为采用了自研的鸿蒙车机OS,通过该操作系统实现座舱的智能化。生态平台方面,华为开发了鸿蒙车域生态平台,为座舱提供了更多的应用和服务。而在硬件平台方面,华为推出了CDC智能座舱平台,使用了麒麟模组、鸿蒙操作系统和HiCar技术,实现了智能汽车与智能手机之间的无缝连接和共享,使人车出行体验更加便捷和智能化。

3.3智能车云

车云协同的智能服务助力车企数字化和服务化转型。华为云服务包括车联网云服务、V2X云服务、八爪鱼自动驾驶云服务、高精度地图云服务、智能座舱云服务、三电云服务。

图片

华为八爪鱼是华为自动驾驶云服务HUAWEIOctopus,它是基于自动驾驶最核心的硬件:数据、高精地图、算法,构建一套数据驱动闭环的开放平台。华为八爪鱼平台是为了协助车企降低自动驾驶开发门槛而设计的一站式云服务。该平台主要通过车云协同能力封装、标注能力、升级的虚拟仿真和安全合规等功能,帮助车企实现从零基础到构建自动驾驶开发能力的过程。八爪鱼平台与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智能驾驶OS一起,借助华为云和AI的优势,组成车云协同的MDC智能驾驶平台。通过开放合作,共同促进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

华为八爪鱼是一种按需获取的全栈云平台,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覆盖了自动驾驶数据、模型、训练、仿真和标注等业务。

华为高精地图云服务,加速自动驾驶商用进程。智能驾驶高精地图,已具备高精度车道级路网信息、基本道路附属设施等静态环境图层信息,以及矢量特征点定位图层信息,为智能驾驶汽车提供了高精度车辆位置定位、辅助环境感知和路径规划功能,成为智能驾驶系统不可或缺的内容。

华为OTA产品打通全流程,覆盖全场景,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华为OTA是面向华为HI解决方案打造的一款整车级远程服务,覆盖45个零部件。华为OTA提供开放式的升级服务架构,支持车企自由件、三方件的升级。在华为OTA应用层面,支持ADAS应用、算法、鸿蒙OS、鸿蒙原生应用升级的能力。

华为三电云服务结合电池机理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新能源汽车安全和寿命管理。基于VHR数据服务和电池包仿真系统构建了面向动力电池的八大应用,包括电池故障检测、热失控预警、电池健康评估SOH、电池剩余寿命预测RUL等应用,致力于挑战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管理难题,实现热失控提前预警。

华为通过云和车端结合的方式,针对较难识别的非常规车辆(如快递三轮车等),在八爪鱼平台中实施了MDC协同筛选难识别场景的功能。

云和MDC协同流程。为了不断提高识别精度,工程师可以根据测试结果,选择出识别不精准、不稳定的车辆图片,并将这些图片推送到车端。车端算法会自动搜索相似的目标,并筛选掉可以简单识别的数据,然后将图片抽取到云端。通过这种智能化的方式,华为可以快速构建自己的数据集,并预计能减少70%的路测收集数据时间,减少90%的上云数据量。这样的技术手段能够帮助华为不断完善识别精度,特别是对于那些难以识别的非常规车辆。

3.4智能电动

华为智能电动产品由三合一电驱动系统、多合一电驱动系统、车载充电系统和动力云组成。

实现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持续的技术创新是必不可少的。智能电动DriveONE作为动力域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致力于在技术深水区持续发力,将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相融合,打造出电驱动系统、车载充电系统、动力云、电池管理系统等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覆盖了动力域的各个场景,为汽车制造企业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帮助他们打造高品质的汽车,并为用户带来卓越的动力体验。通过持续的创新和技术进步,智能电动DriveONE助力汽车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突破。

3.5智能车控

华为TMS通过智能化和集成化热管理系统,解决了新能源车面临的复杂热管理要求。相对于传统燃油车,传统的热管理主要集中在乘员舱,通过发动机余热来提供取暖功能,门槛低且相对简单。而新能源车除了乘员舱的热管理外,还需要关注电池、电机和电控的热管理,对范围和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复杂度也大幅提升。华为TMS采用智能化、集成化热管理系统,为新能源车提供更高效、更强大的热管理能力,满足了复杂的热管理需求。

华为TMS打造智能化、集成化热管理系统。华为热管理系统做到了一体化设计、两个集成、三大提升。

3.6智能网联

智能网联利用车联网和无线通信技术,将车辆及零部件信息、状态、车辆位置、速度等信息上传到云端平台进行统一分析处理,为客户提供车辆大数据业务及优质的出行体验服务,使能车企数字化服务转型。华为云IoT车联网平台利用车联网和无线通信技术,实时掌握车辆及设备的状态、位置以及其他运行数据,同时可从车企生产和运营系统获取车辆类型、型号等信息,实现车辆在云端的统一管理,配置和数据分析。此外,车联网平台还提供大数据分析和开放能力,使能车企快速开发网联业务,为车企和车主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VHR服务是基于数据驱动全生命周期的概念,目的是在大量数据基础上,通过车辆数据监视,提高车主用户感受和用户黏性。VHR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治理、数据分析、车辆状态可视、车辆故障诊断、趋势分析、预测、改进等多个环节。图片 

3.7智能车载光

华为AR-HUD凭借小体积、大画幅、超高清的关键能力,提供仪表信息显示、AR导航、安全辅助驾驶、夜视/雨雾增强提示和影音娱乐等丰富应用场景。

华为智能车灯创造新的视觉空间,体验自动化的照明。汽车搭载260万像素、双灯融合精准无重影的智能车灯。智能车灯可以精准跟踪遮蔽;配有示宽、交互和照明光毯;配置XPIXELKits开发套件,具有100多个场景组件库。

华为车载娱乐屏。配有40英寸,90PPD的光场屏,20级无相差膜材,防止炫光,外部光反射率<1%。

 三大商业模式清晰,智选模式已赢得市场认可 

目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主要是零部件模式、HUAWEIInside模式、华为智选模式。零部件模式最早提出,客户覆盖海内外车企,包含乘用车、商用车领域;HI模式目前主要是北汽极狐和长安阿维塔两个品牌;智选模式由21年提出,并在22年发布AITO品牌问界系列车型,目前智选系合作车企为赛力斯、奇瑞、江淮汽车、北汽蓝谷。

4.1零部件模式

零部件模式是最早期、最基础的合作模式,华为作为零部件或系统供应商为车企提供产品和服务。华为主要提供产品包括智能驾驶MDC中央计算平台、智能座舱系统、互联生态系统、智驾传感器、电驱电控系统等。零部件模式业务范围覆盖广、方式灵活,服务的客户可涵盖海内外车企、多种车型。在智能化网联化的渗透率达到一定程度时,零部件模式可能迎来较大的市场空间。

4.2HuaweiInside模式

HuaweiInside模式是华为为车企提供全栈的智能化产品及服务,但仍作为车企的供应商,不参与车型规划和营销。目前HI模式主要是北汽极狐和长安阿维塔。

北汽极狐是华为首款HI品牌,首款纯电SUV车型极狐阿尔法T于2020年上市,次年轿跑车型极狐阿尔法S上市。阿尔法S高配版本搭载量先进的MDC810系统,算力达到400TOPS,智驾系统搭载鸿蒙OS系统。2023款阿尔法S全系市场定价18.98万-35.63万,但市场端表现一般。

阿维塔品牌由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共同打造,目前有阿维塔11、阿维塔12两款车型。阿维塔的电池由宁德时代提供,华为负责电池电控系统以及软件系统,长安负责车型的设计、底盘设计、总装制造。阿维塔11定位为纯电轿跑,同样搭载华为MDC以及鸿蒙系统,2023款定价30万-39万,市场表现略好于极狐S。阿维塔12定位为C级纯电轿车,于23年11月10日发布,单/双电机版本定价32万起。

HI模式是华为在智能汽车业务中的创新尝试,阿维塔系列未来还将发布新车型,预计配备4款主打车型。

4.3智选模式

智选模式是华为智能汽车业务最新的业务模式,也是目前“含华量”最高的商业模式。智选模式中,华为一方面作为零部件供应商为车企提供全栈智能化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依托强大的销售网络,作为主要的销售单位牵头产品的营销、发布、销售;华为可以决策智选系列产品线的布局以及合作伙伴的选择;同时,在产品设计、产品定义、定价、供应链选择上,华为与合作车企保持着深度的交流。销售渠道上,智选车型销售网络包括华为端的直营旗舰店、体验馆、授权店(商超店)、线上商城等,以及合作车企与第三方经销商(永达、冠松等)的4S店/用户中心等。销售阶段,华为牵头营销、发布,并对大部分销售网络进行统筹。

制造端,合作车企充分发挥制造禀赋,提升工艺与交付能力。交付与后期服务上,合作车企统筹自身和经销商4S店/用户中心的管理。华为与合作车企的合作项目包括零部件采购费用、销售费用、部分共同研发的软硬件分成。智选模式中,由于华为在产品规划中的深度参与,以及依托自身品牌力和渠道进行营销和销售,华为智选系车型更像是统一的品牌。智选模式目前合作了赛力斯、奇瑞、北汽蓝谷、江淮汽车四家车企,其中AITO新款问界M7已经大卖,标志着智选模式走通,预计中短期内智选模式会首先走出较大规模。当前华为智选已经发布或披露的车型,包括问界M5/M7/M9、智界S7、北汽蓝谷C级高端轿车、江淮华为D级别全尺寸多款车型等。

4.4华为系的稳态终局市场规模测算

核心行业假设:智能化充分落地后的稳态场景,L3普及,渗透率至少达到50%;届时,中国汽车市场中枢3300万辆,其中乘用车2800万辆;乘用车中20-30/30-40/40-50/50+各价格带占比达到25%、15%、10%、5%。L3充分渗透后增速开始放缓,预计届时L3渗透在50%以上,预计在2035年市场可以到这种稳态,考虑千人保有量进一步上升、汽车出口增加等因素,给予整车市场年3300万辆、乘用车市场2800万辆的预测。价格分布情况,假设通胀因素和行业整体价格下行因素相互抵消,价格带变化因素来自于:

1)国产车对于高价值量进口汽车的替代;

2)改善型换车需求推动,同时代下相对高等级的配置级别和车规级别的占比提升。未来稳态情况下,乘用车20-30/30-40/40-50/50+各价格带占比达到25%、15%、10%、5%,智选系所覆盖的区间为1540万辆。图片 

华为三大模式累计市场规模超600万辆一年,预计华为智驾系统市场规模年搭载量577.5万辆。华为三大商业模式,以搭载了华为MDC为核心考量指标,可参考ADAS系统的市场格局情况。2022年,国内ADAS系统市场中,博世占比最高,达到了32%,考虑到华为在L3领域领先的竞争优势和在国内市场的品牌力,以及目前来看,L3智驾系统的竞争环境会比L2宽松,预计未来华为智驾系统在L3市场占比可达到35%。根据假设,2035年,L3普及率至少达到50%,汽车市场规模年3300万辆,华为智驾系统L3中占比35%,即华为智驾系统年搭载量577.5万辆。考虑搭载华为其他零部件而未搭载MDC的情况,华为三大商业模式合作车型市场规模至少600万辆。

华为智选的商业特征,更像是整个智选系作为整体品牌进行产品线规划和营销,因此需考虑智选系所覆盖的各价格带品牌竞争格局。华为智选主要覆盖20万以上价格带。

20-30万价格带:销量高,目前竞争较为激烈,CR3为51.56%,前三品牌为大众及日系两田,三者占比接近;该价格带不乏标杆型B级轿车和畅销SUV,智选系目前该价格带车型,为M5和非智驾版M7,基本在25-30区间。

30-40价格带:竞争最为激烈,CR3为37.61%,前三品牌特斯拉中国、宝马、奔驰,占比接近;智选系在该价格带有智驾版M7、M5纯电四驱智驾、智界S7,智选系在此区间具备强竞争力。

40-50价格带:BBA合资车占据7成市场,奥迪占比稍低,奔驰宝马占比接近;华为智选系已公布价格区间车型中,尚未有此价格带车型,但考虑未来的北汽蓝谷合作的高端纯电车,以及M9、江淮华为车型未来可能的价格下探,一旦华为智选涉足此价格带,会有一定竞争力。

50+车型:高集中度格局,CR3达到了近八成,合资奥迪、宝马占据前二,蔚来凭借ES8名列第三,占比16.4%;华为智选在该价格带有问界M9,预计还会有江淮华为的D级别车型,华为智选系在50+价格带的产品布局和产品力具备很强优势,即便考虑上BBA传统豪华品牌力的加持,智选系依然具备竞争力。

未来稳态市场,在稳健/中性/乐观三种情况下,华为智选系整体年市场规模分别为117.6/162.4/219.8万辆,年产值分别为4354/5964/8253亿元人民币。参考上述核心假设,以及各价格带品牌的竞争格局,以稳健、中性、乐观三种情形进行预测。

稳健情形:华为智选车型产品力表现稳健、没有负面口碑影响,华为智选品牌力得到认可;采取比较保守的价格策略,价格不做大范围下探。20-30万区间,智选系价格较高,该级别高性价比车型较多,智选预计5%占比;30-40万区间,智选系布局完整,产品力强且价格较低,参考当前价格带中第三大品牌,占比11%;40-50区间内,假设M9等价格不下沉,尚不知其他车型,假设占比5%;50+区间,智选系产品力强,但品牌力和一线豪华尚有差距,参考当前第三品牌,占比16%。

乐观情形:华为智选系产品力优秀,做工、底盘等广受市场好评,华为智选品牌力达到一线豪华品牌水准甚至成为豪华品牌标杆,采用激进的价格策略,整体价格下探以获得更大销量。20-30万区间:智选部分高配置车型下沉至该市场,占比达到10%;30-40万区间,智选系产品力和品牌力双重加持之下,参考当前第一品牌,占比预计14%;40-50万区间,高价值量车型下沉至该价格段,或有新产品定义的车型布局在该价格段,智选占比进入前三,达到20%;50+区间,尽管部分原50+车型下沉至低级别市场,但智选系凭借标杆旗舰车型和一线豪华品牌力,占比依然达到前三的平均水准,预测在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