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营业利润46亿欧元(1欧元约合人民币7.8元),同比增长21%,还有多家同行也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近日,跨国零部件巨头相继披露2023年业绩报告,在一众营收、利润向好的企业中,被称作“跨域”的新业务比例正在不断提升。
近年来,在汽车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汽车行业的跨界已经屡见不鲜,而跨国零部件巨头的“跨域”新业务则是集中聚焦智能化、电动化、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及软件等业务,从发展趋势看,“跨域”新业务也是产业未来零部件企业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跨域”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一些跨国零部件巨头之所以能在行业竞争的大浪淘沙中始终保持领先,与他们的“善变”不无关系。
作为在多个细分领域市场份额位居前列的跨国零部件巨头之一,博世近年来的变化令人瞩目,“跨域”成为其新的看点。今年1月1日起,博世将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进行重组后的汽车业务更名为“博世智能交通业务”,凸显了一种与时俱进的理念。
“跨域”及融合,已经成为博世面向产业变革开展业务整合的一个方向。其业务也在从以往各个独立的解决方案整合为五大方向,即驾驶辅助、运动智控、能源动力、车身与舒适、信息娱乐等;与此同时,软件业务从硬件搭载嵌入式软件变成软硬分离;并且还从围绕车辆本身所提供的产品变成为整个移动出行提供整体、多元化的产品方案和服务。面向中国汽车产业,博世智能出行将继续深耕本土化战略,聚焦中国,持续助力中国智能出行的产业发展。
如今,在“跨域”、整合、融合的变革中,博世正在呈现新的面貌。在电气化领域里,博世的电驱系统提供了丰富的产品组合,全栈技术方案将助力乘用车和商用车转型升级,而博世的高级别智能驾驶针对中国主要场景,覆盖了城市、高架及高速等不同场景。
其实,还有很多跨国车企巨头也在“跨域”中实现了向上。现代摩比斯在加速业务结构转型“跨域”方面,除了既有的自动驾驶、连接性、底盘安全等核心零部件的开发,新成立了电气化研究中心,通过整合之前分散在各研究所的研发力量,计划专门从事电气化零部件技术的开发、测试和性能评估。同时,摩比斯成功拿下大众汽车巨额的核心电动零部件订单。
主动适应市场是王道
众所周知,跨国零部件企业基本都是传统燃油车时代成长起来的业务巨头,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只有主动适应市场,在“跨域”中寻找新的业务增长曲线。
在智能化、电动化的新领域,才能体现出跨国零部件巨头“跨域”的价值。而基于近120年历史的技术积淀,巨头之一的德纳全面拥抱电气化,从传统零部件供应商,成功转型到新能源和电动汽车的核心供应商。过去三年,德纳在新能源和电气化方面的投入超过4亿美元,未来三年的订单已超过9亿美元,其中有2/3都是与新能源相关……“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也在助力客户提升竞争力。”德纳相关人士表示,回顾和展望德纳的整合及电气化转型拓展之路,对未来充满希望。
对于跨国零部件巨头而言,汽车产业变革带来的既是空前的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
而对于“跨域”,多家跨国零部件巨头也有着自己的思考。博世中国在向着智能化、电动化的业务整合中,已经将中国作为更重要的市场,也在中国业务中体现了“跨域”的特点。“博世中国一直受益于中国市场,作为博世集团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中国也同样见证了博世的成长,对于博世来说,根植本土、服务本土的本土战略是公司发展最重要的基石。”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中国区董事会执行副总裁张颖表示,将继续针对中国市场需求作出新的探索和努力。
罗兰贝格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传统零部件供应商需要尽快向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但目前电动汽车还处于过渡期和市场普及阶段,较少能为零部件厂商带来足够的收益来平衡支出,供应商的利润率进一步承压。在这种情况下,跨部门、跨技术领域的整合将形成优势,加速盈利周期的到来。
“面对现实和市场挑战,跨国零部件巨头也在思考和探索转型之路。”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曾欣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因此,“跨域”体现了这些企业的一种探索,也是符合当前产业发展趋势的实践。同时,行业技术创新加速也促进了企业的整合和跨域融合,以智能化电动化为导向,将多个领域的优势紧密结合成一个新的、更强的亮点,推动整个企业业务体系转型升级,加快形成优质生产力,将为企业利润增长注入新的动能。